姓名 | 成果名称 | 奖项 | 年度 | 备注 |
李洪河 | 新中国成立初期“中医科学化”的历史考察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| 2011 | 独立 |
王桂兰,陈莉莉 |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| 2011 | |
王桂兰,张建国 | 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看党的执政能力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| 2012 | |
孟轲,马从辉 | 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| 2012 | |
孙景峰,汪凤敏、郝燕飞、王锐、李和颖 |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前沿问题研究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| 2012 | |
王桂兰,高斐,马小利 | 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——关于当前常识分子对主流学问认同情况的研究报告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| 2013 | |
孟轲 | 轨迹与启迪:马克思主义常识分子观中国化研究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| 2013 | |
李洪河 |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疾疫防控、环境和卫生——一项社会史的探索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| 2014 | |
孟轲 |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体 | 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| 2015 | |
李洪河 | 往者可鉴:中国共产党领导卫生防疫事业的历史经验研究 | 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| 2016 | |
孙景峰,陈倩琳 |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形象建设论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| 2013 | |
刘科 | 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的话语分析及其社会底线价值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| 2014 | |
薛万新 | 开放存取学术资源建设研究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| 2014 | |
孙景峰 | 自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新论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| 2015 | |
于建东 | 马克思《法兰西内战》中的权力异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|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| 2015 | |
王桂兰 | 主流理论的形态特征与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| 第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| 2012 | |
王桂兰,孟轲,陈莉莉等 | 中原经济区学问生态及其优化研究报告 | 第五届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 | 2014 |